一人一個安居夢 為何有百萬積蓄也置業無望?
發布時間: 2017/01/19 12:54
最後更新: 2017/01/19 13:32
特首梁振英於施政報告承認,上任5年「上樓難」的問題至今仍未解決;基層上樓難,中產置業難。有40多歲的中產人士慨嘆,其積儲只有百多萬元,連首期也未能支付。待十多年後退休,置業無望,依靠積儲生活,最終恐是入住公屋收場。
梁振英今(19日)早出席電台聯播節目時,不少市民致電,為未能安居樂業大吐苦水。
自稱中產、40多歲的鄭先生,雖手持100多萬元的現金,但至今仍是「無殼蝸牛」,需租樓居住。他無奈自己其實有經濟能力,但到退休之年也無緣成為業主。他說:
如果再繼續這樣下去,其實最後買不到樓。十幾年後要退休, 樓價又這麼高,到時變了都花積蓄,之後就是『攞公屋』,社會上是好長遠的負擔。
他擔心,這情況日後會對公屋造成沉重的負慮。
當大家在社會上其實有經濟能力, 但都不能夠買樓,不能夠上車, 長遠來講都是對這個政府, 對公屋是一個好沉重的負累。
梁振英回應時趁機重申郊野公園地建屋的好處。他說置業最好的第一階梯是居屋,故政府望能增加居屋供應量。
如果我們真的能夠騰空生態價值低的郊野公園出來,我們可以起以萬計的供應房屋,包括公屋及居屋。大膽去構思,地是屬於大家, 在不需要納稅人補貼下,只收取土地平整, 起上蓋等的工程費用, 我們只收成本價賣出去。
【延伸閱讀】施政報告建公屋目標 10年建20萬單位能否達到?
另一名月入19萬多元的中產李先生則不滿政策無助他們「樓換樓」。
我想問特首,你說現在房屋多了,全部都是細價樓,一些納米樓,這些樓全部去到一手市場就好活躍,二手市場等於完全停頓,令到供應根本完全不足夠, 政策無幫到任何中產。
梁振英指,明白中產面對難以「樓換樓」的問題,指房屋供應量今年將有改善,因樓花供應量會增加,早年出售的樓花將陸續入伙,變相能夠騰空二手市場的單位,令整體房屋供應量增加,舒緩房屋供不應求的問題。梁指,當供應量正常時候,可減辣,但前題是供應量必須增加。
另外一名何婆婆則埋怨,40多歲的兒子輪候公屋長達6年,仍未能上樓,質疑梁振英兌現3年上樓的承諾。
那時說3年、4年上到樓, 但現在快6年了,他一個人搵錢, 4個人食,2個仔女讀書。
梁振英指,由於婆婆已掛斷電話,未能追問詳情,否則想知道:
6年內不知有無俾過first offer佢, 佢覺得個地方遠呀, 唔適合呀?
【其他熱話】「最離譜」小三功課 教我如何2週速讀足本西遊記?
【其他熱話】劉德華墮馬受傷 邊位藝人墮馬最傷?